201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将于2013年11月2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开幕,展出6天。201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入围名单公布如下:
自2003年起,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已成功举办五届,双年展受到了国际平面设计界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瞩目。本展览为国际平面设计界和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专业交流的平台。作为国际知名艺术设计教育机构,中国美术学院致力于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的组织工作,推动了国际平面设计的发展,繁荣了我国平面设计领域的创作。
本届双年展邀请了国际杰出的平面设计艺术家组成评审团,将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评选作品。此外,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作为国家级专业交流活动,将中国最高水准的国际海报赛事展示于世界。
与此同时,“第七届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年会•系列展览”也在此时一同隆重开幕,共有10场展览同时进行。开幕式过后,将有“第六届中国国际平面设计高级论坛”与当日下午隆重召开,届时将有8位著名国际平面设计师倾情演讲。
——————————————–
附:第六届中国国际平面设计高级论坛
演讲者:
埃里克•伯莱克布/Erich Brechbühl
瑞士/Switzerland
埃里克•伯莱克布生于1977年10月3日,并且在瑞士森帕赫长大。1999年,当他13岁时,他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成立了“Mix Pictures”,这是一家从事小电影制作和文化事件经营的机构。1994年到1998年,他在路塞恩附近担任排印学徒,1998年到2002年,他在维利绍的Niklaus Troxler工作室担任平面设计学徒。后来,埃里克移居德国,在柏林的MetaDesign实习。回到路塞恩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工作室“Mixer”。从2007年开始,他成了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员。2009年,他成为路塞恩海报节“Weltformat”的共同创始人。
伯莱克布获得奖项和荣誉包括:2002年布尔诺国际设计大奖-设计荣誉;2002年韩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学生组金奖;2003年中国国家海报双年展文化海报组铜奖;2004年华沙Józef Mroszczak荣誉奖;2004年红点设计奖:传媒设计(优异);2006年特纳瓦海报三年展二等奖;2007年拉赫蒂海报双年展大奖;2008年肖蒙国际海报大赛二等奖;2008年瑞士海报大赛头等奖;2012年莫斯科全球平面设计双年展金蜜蜂奖;2013年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度大奖TDC奖项。
冯斯•黑格曼/Fons Hickmann
德国/Germany
冯斯•黑格曼学过照相和传播设计。他在几所大学任教,也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并且担任柏林美术大学教授。他也是纽约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和瑞士国际平面设计联盟成员。
2001年,他在柏林成立了“Fons Hickmann m23”工作室。全体员工来源于世界各地,背景各不相同。设计工作室主要关注综合传媒系统设计,也是当今世界获奖最多的设计工作室之一。我们主要致力于文化领域。本工作室将其专业知识用于事件传播和视觉识别的各方面。其业务包括公司设计、书籍、海报、杂志和互动媒体。
他的出版商认为:“冯斯•黑格曼对概念考虑得更多,而非样式,他创造并开垦新天地,甚至在其他人停止后继续提问。他不仅展示了在国际上受人欢迎的作品,也使观众耳目一新,激励他们采用超越规范的设计。”
卡里• 碧波/Kari Piippo
芬兰/Poland
1945年出生于芬兰。1967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美术学院。
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从事插图和海报设计。
1987-1997年,在赫尔辛基美术与设计大学(阿尔托大学)教授平面设计。
自从04年开始,在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同时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教授。卡里碧波担任多项全国或国际海报设计大赛的评委,例如富山、华沙、拉赫蒂、布尔诺、莫斯科和墨西哥。
还在世界各地举行展览、讲座和研讨会。
在日本、美国、德国、土耳其、匈牙利和乌克兰DDD和GGG画廊的个展。
他获得的主要芬兰奖项包括Pro Finlandia奖章、国家工业美术大奖、年度平面艺术家等。芬兰平面设计比赛中获得白金奖项和四项金奖以及数项芬兰最佳海报奖项。国际奖项包括1990和2006年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1990年肖蒙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优秀奖和2010年华沙海报双年展优秀奖、1991年拉赫蒂IPB银奖、1993年热舒夫ITPB一等奖、1999年科罗拉多CIIPE一等奖、2000年斯洛伐克Ecoplakat三年展大奖、2012年斯洛伐克特尔纳瓦海报三年展大奖。卡里碧波是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
克劳斯•海瑟/Klaus Hesse
德国/Germany
1954年生于德国埃伯菲尔德
德国当代平面设计大师
德国当代平面设计教育和教育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德国奥芬巴赫设计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及海瑟班(klasse hesse)教授
德国杜塞尔多夫海瑟设计公司(Hesse Design)创始人和设计总监
设计杂志《设计师的设计行为》的撰稿人
设计杂志《Sushi》的主编
纽约字体协会TDC NY和德国艺术执导俱乐部ADC成员
莱昂纳多•索罗里/Leonardo Sonnoli
意大利/Italy
莱昂纳多•索罗里从乌尔比诺工艺美术高等学院取得文凭,并且在的里雅斯特Tassinari/Vetta工作室进行过专业培训。1990年到2001年,他在Dolcini Associati工作室工作。他与Paolo Tassinari、Pierpaolo Vetta一起成立了CODEsign,2002年成了合伙人。他从事公私部门公司视觉识别设计,以及文化事件和标识系统设计。他在威尼斯建筑学院和乌尔比诺工艺美术高等学院授课,在里米尼和的里雅斯特生活和工作。和Tassinari一样,他是建筑杂志Casabella和Electa architettura出版社的艺术总监。他为第50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和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设计了标识,目前为特兰托与罗韦雷托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他曾在(日本)富山艺术展和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上赢得银奖,并且获得过第21届Compasso d’Oro/Adi大奖和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荣誉奖。他的作品已经集册出版,包括《海报集08:黑与白》(2003)、《区域》(2005)和《字体、形象、信息》(2006)。
理查德•范德拉肯/ Richard van der Laken
荷兰/ Netherland
理查德•范德拉肯于1970年出生于荷兰。
他曾在乌特勒支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并且在阿姆斯特丹桑德伯格学院攻读研究生。
自从1995年毕业后,他和创意合伙人Pepijn Zurburg一起经营一家名为De Designpolitie(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公司。
理查德•范德拉肯和Pepijn赢得了无数的设计奖项和荣誉。包括荷兰美术总监俱乐部、荷兰最佳书籍设计、荷兰户型大奖、荷兰设计大奖、红点设计大奖、英国D&AD设计与广告大奖、I.D.杂志、纽约ADC和最近的欧洲设计大奖(包括评委会奖)。
理查德•范德拉肯和Pepijn的作品参加过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鹿特丹博依门斯一凡一伯宁津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荷兰学院、伦敦设计博物馆和Brno Tsjechia的展览。
理查德•范德拉肯和Pepijn在众多的荷兰、欧洲、美国、日本杂志和书刊中发表过作品。2008年,他们的专著“De Designpolitie导论”出版。
2006年,De Designpolitie在荷兰报纸《人民报》的首页设立了一个视觉专栏“Gorilla”。2008年底,这个获奖的视觉专栏出了一个国际系列,名为“The Daily Gorilla”。
2011年,理查德•范德拉肯和Pepijn与一组荷兰设计师发起了一个关于设计影响的大型国际设计大会,“设计能做什么”,每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理查德还在不同国家定期举行讲座或举办研讨班,包括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塞尔维亚、丹麦、瑞典、挪威、英国、波兰、南非和印度。
王敏/Wang Min
中国/China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座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AGI中国区主席
曾任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艺术总监
197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后留学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并担任世界最大出版设计软件公司Adobe高级艺术指导与设计总管,负责全公司设计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在世界多地举办过学术讲座,主持过很多与设计相关的学术活动。2007年当选为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作为学术总监与主要发起人负责申请、筹备、举办了ICOGRADA北京世界设计大会。王敏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评审专家;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设计创新理事会理事;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会员。
高桥善丸/ Yoshimaru Takahashi
日本/Japan
1952年,高桥善丸生于富山县。
他在大阪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担任教授,并且担任Kokokumaru株式会社的总裁。
他依照一项基本概念,即平面设计本身是表达这个时代的文化的一种形式,从事文化激励的视觉传达。
他一直从事“人间真情”的视觉表示研究,并且已经创作了与之相关的作品。他致力于将设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参与展览项目,担任裁判,还作报告。
他获得的主要奖项: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银奖、香港设计大奖银奖、纽约艺术节铜奖、亚洲平面大奖评审奖、日本印刷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奖。富山国家海报三年展、布尔诺平面设计双年展、拉赫蒂海报双年展、华沙海报双年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报展、中国海报双年展。在上述提及的国际设计展览中得到了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公共馆藏包括:苏黎世设计博物馆、汉堡艺术和工艺美术博物馆、克林斯波博物馆、维拉诺海报博物馆、MORAVSKA设计博物馆、拉赫蒂市博物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广告博物馆、富山现代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大阪当代美术馆博物馆。
他还是下列组织的正式会员: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日本排版协会、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
此外,他个人还有专利药品包装和宣传方面的研究主题,也参与该主题的展览和出版。
时间:
11月28日
下午 13:00—18:00
晚上 19:00—23: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2号楼小剧场
预订电话:15372023692
————————————-
高桥善丸workshop 设计工作坊
高桥善丸/ Yoshimaru Takahashi
日本/Japan
1952年,高桥善丸生于富山县。
他在大阪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担任教授,并且担任Kokokumaru株式会社的总裁。
他依照一项基本概念,即平面设计本身是表达这个时代的文化的一种形式,从事文化激励的视觉传达。
他一直从事“人间真情”的视觉表示研究,并且已经创作了与之相关的作品。他致力于将设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参与展览项目,担任裁判,还作报告。
他获得的主要奖项: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银奖、香港设计大奖银奖、纽约艺术节铜奖、亚洲平面大奖评审奖、日本印刷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奖。富山国家海报三年展、布尔诺平面设计双年展、拉赫蒂海报双年展、华沙海报双年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报展、中国海报双年展。在上述提及的国际设计展览中得到了高度评价。
他的作品公共馆藏包括:苏黎世设计博物馆、汉堡艺术和工艺美术博物馆、克林斯波博物馆、维拉诺海报博物馆、MORAVSKA设计博物馆、拉赫蒂市博物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广告博物馆、富山现代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大阪当代美术馆博物馆。
他还是下列组织的正式会员: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日本排版协会、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
此外,他个人还有专利药品包装和宣传方面的研究主题,也参与该主题的展览和出版。
预订电话:15372023692
时间:2013年11月29日—2013年12月3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18号楼